《四块玉·洞庭湖 》原文以及翻译
这支小令正面写了西施、范蠡,倾面引出了吴王夫差、越王勾践、文种,通过这几个人物不同的行藏不同的命远,发出了感叹。全曲揭露了统治者的残酷无情,赞扬了范蠡功成身退、归隐五湖的高洁行为。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的《四块玉·洞庭湖 》原文以及翻译。
原文:
画不成,西施女,他本倾城却倾吴。
高哉范蠡乘舟去,哪里是泛五湖?
若纶竿不钓鱼,便索他学楚大夫。
翻译:
西施本有倾城之貌,是画工施尽才华也难以再现其姿容的绝色美女,然而她却使吴国倾覆灭亡。高明的是范蠡功成以后就乘舟归去了,难道真的是想泛舟在五湖上?如果他不是拿起钓竿去钓鱼,就会像那楚大夫一样落个被杀害的下场。
注释:
成:像、似。
倾吴:使吴国灭亡。此处“倾“为倾覆。
便索:就得。
楚大夫:一说,指楚国屈原大夫;一说,指楚国人任越国大夫的文种。他们都曾受君王信任重用,而后遭抛弃致死。
作者作品风格:
他的作品具有豪放中显其飘逸、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。
马致远杂剧的语言清丽,善于把比较朴实自然的`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。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和主观性。
马致远的散曲。扩大题材领域,提高艺术意境。声调和谐优美,语言疏宕豪爽,雅俗兼。
词采清朗俊雅,而不浓艳,《太和正音谱》评为「马东篱之词,如朝阳鸣凤。其词典雅清丽,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颃,有振鬣长鸣万马皆瘖之意。又若神凤飞于九霄,岂可与凡鸟共语哉!宜列群英之上。
马致远的散曲大致可分为4大类:写景、叹世、闺情、世象,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鲜明等艺术特点。有“曲状元”之称。今存散曲约130多首,他的叹世之作也能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,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,被看做是“豪放”派的主将,他虽也有清婉的作品,但以疏宕宏放为主,他的语言熔诗词与口语为一炉,创造了曲的独特意境。